国学大师朱光潜在《论谦虚》一文中说,谦虚是一种处世哲学,也是一种宗教情绪。对于他的观点,我是毫无异议的,但我得补充一点:中国没有严格的宗教,这是大多数学者的共识,也是朱光潜本人的看法。一个没有宗教的民族,其凝聚力必定十分脆弱外,同时还因于缺乏虔诚与敬畏,就不知道“天高地厚",也很难有宗教情绪意义上的谦虚。尽管如此,在处世意义上,中国却谦虚得近乎于软弱,本文中我也主要谈论作为处世哲学的谦虚。
孔子讲人与人的"和",这是中国儒家思想的内核之一。中国人开始在"和合"上做大量文章,成为中国文化的一道风景——"以和为贵"、"和气生财"、"和风细雨"、"和颜悦色"、"和衷共济".......还有一种受人尊敬的"高尚"职业叫"和事佬"!体育比赛也不是为了通过竞争来赢得荣誉,而只是为了"和"——搞好关系,于是有了"友谊第一,比赛第二"的提法。要达到"和",人还得学会"谦"——-"谦卑"、"谦让"、"谦恭"、"谦逊",甚至干脆与"和"一起——"谦和"。可见,"和"字在中国人心目中是多么神圣,它直接要求人们要"谦"。谦和一词,也更显得具有中国特色。
我们应该知道,"和合"精神更适合于人与人、人与社会和人与自然。如果要发展科技、文化和艺术,那需要思辩,甚至战争。古希腊文化具有"理性"与"思辩"的特点,所以才有古希腊的文化和艺术颠峰,从更宽泛的意义上讲,也才会出现西方高度发达的文明。中国人的理想是"小国寡民",满足于自己的小日子的美满。所谓"民以食为天",有饭吃就该知足了。是啊,真理不能当饭吃,干嘛得闹翻脸,凡事以和为贵嘛!不过试想想,"你好我好大家好"的一群谦和之人凑在一起,不成为一群原始部落的庸人才怪。
为了真理和正义,为什么非得讲"谦和"呢?当愚昧横行于世,而你又掌握了真理,你妥协退让的结果就是让愚昧继续存在。正义遇上邪恶,还满口讲什么谦和!?中国人喜欢谦和,所以沦为了一群浑浑噩噩的人。谦和,只会让正义与真理被埋没,更进一步地说,让社会发展的可能隳丧沦失。
与谦和相对的狷狂,也未必就是恶性。叔本华出版其代表作《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》一书时,曾说他的著作犹如一面镜子,"当一头蠢驴去照时,你不可能在镜子里看见天使";卡夫卡也有类似的言辞:"我应该是一面镜子,因为我的读者可能通过这面镜子看到他的思想的全部缺陷,从而借助这个途径将思想端正。"尼采也是个狂放的人,他说:"在我之前没有人知道正确的路,向上的路;只有我以后的时代,人们才有希望,有事业....." "我为什么这样智慧?我为什么如此聪明?我为何写出如此卓越的著作?",足见其狂妄之极。但事实证明,他们都是让西方哲学颤栗的人。至于芸芸众生指责他们狂妄,那是因为芸芸众生自己粗俗,妒忌天才们的才华罢了。如此看来,狂妄并不是属于任何人,它只属于那些真正佩华衔实的人。与其说狂妄是恶性,不如说无知与浅陋才是恶性。
由于儒家提倡"仁"、"礼"、"义",谦和就一直被中华民族视为德,而狷狂则被视为一种恶。仁爱待人、和睦相处固然不错,但谦和其实也可能异化为无知、软弱的遮羞布,一种鲁迅说的"精神胜利法"的外化。"我不想跟你斗,我让着你",这种谦和并不能说明你非常强大;"我不想同你争论,我迁就你",这也不能证明你的高超智慧。如果用谦虚来表明自己是如何的崇高,掩饰自己的愚昧与无知,那只是一种自欺和自淫的行为。罗素也认为,"谦虚往往被认为是一种美德,但是在我看来,我很怀疑,谦虚在其更为极端的形式上是否仍值得如此看待。"所以,长年累月地谦和,只会让人越来越愚蠢,越来越堕落。中国的贫穷落后,不正是中国人这种谦和的"美德"所造成的吗?
也许你要说,苏格拉底不是说过"吾知吾无知"吗?不错,这是事实。但是,苏格拉底这样说,不仅是由于他有"虚怀若谷"的胸怀,而由于他才是真正的智者,那话是他通过理性思考而得出的结论。当然,如果一个愚昧无知的人谦和,他就可以心安理得地过日子了。"反正你不知道我到底懂不懂,因为我谦和,我什么也不说",无知的人会借谦和之名来为自己的心灵寻得慰籍。所以谦和可能只是愚者和弱者无奈时的遁词,谦谦君子也并非一定是真君子,完全可能只是软弱无能而又虚伪之辈。
《学记》说:"知不足,然后能自反也;知困,然后能自强也。"这句话虽不无道理,可对于一个不思进取,满足于衣食足仓禀实的人来说,难道他真会知不足后真能自反?抑或真能知困时能自强?所以,问题只在于一个民族有着什么样的文化性格。狷狂与谦和,实际上也体现出中国与西方在文化性格上的差异。正如法国学者阿萨尔曾说:"什么是欧洲?欧洲是一种永不满足的思想。"在西方文化的骨子里,有一种不满足和不断进取的积极精神。相比之下,"谦和"、"知足常乐"等却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了中国的文化性格中的消极与沉沦。
罗素还曾说过:"中国的思想体系有一个而且仅有的一个缺点是,它不能帮助中国对抗穷兵黩武的国家。"我们也相信,如果每个民族都象中国人,整个世界就会和谐幸福,但这只是人类的一个理想而已。人类不可能,至少目前不可能从根本上杜绝对武力的诉诸。只要还有国家崇尚武力,那么中国人的命运如何便可想而知了。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讲,谦和也不一定是美德。从根本上讲,包括谦和在内的很多中国文化中的取向更适合于高级的人类社会,在生产力落后的情况讲谦和,恐怕只有落得贫穷挨打的下场。
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