守住自我
2010-07-29 11:23:37| 分类:
生活
| 标签:
|举报
|字号大中小 订阅
三国时期,诸葛亮号称“卧龙”,曾自喻为“管仲、乐毅”。刘备三顾茅芦,请诸葛亮出山,辅佐他成就了一番大业。后来,当诸葛亮遇到庞统时,庞统自我嘲解道,“我在寻求明主,待价而沽“。在诸葛亮和刘备的劝诱下,庞统终于动心,归于刘备麾下。
在中国传统里,大凡有点学识,皆欲求闻达。北宋大儒张横渠有言:“为天地立心,为生民立命,为往圣继绝学,为万世开太平”。我想,中国文人们大概都有如此愿望吧。“学成文武艺,货与帝王家。”他们辅佐帝王成就大业时,也实现了自我的价值。
庞统待价,诸葛退隐。明朝隐士“空空室主”曾说,“没世而不闻,是为隐者;名重于世而身居山林,是为沽名者也。其隐也,待价也;其出也,沽售也。”庞统待价而沽,是想为自己的才华卖个好价。诸葛亮虽为“卧”者,却也仅是隐于一时也。说到底,两人具有相同的心路历程,都希望成为螟蛉,假借于鸿鹄冲上云宵。二者不同的,只是“沽”的方式不同——诸葛亮“卧”岗而候,等待买主前来;庞统则是云游四方,寻觅十金买骨的大买主。
友人深知我的生活,认为我也在待价而沽。怎么说呢?我不是没有事业心,只是觉得要看情况而定——领导若是不合适,我也可隐退终生。这种生活比较清贫,可谓是寒氈冷被风雨凄凄,袴履衾席寒酸萧瑟。不过,空怀济世之策,皤首闱墨之中,那也并不足惜。不出户,知天下;不窥牖,知天道。耽于卷帙,疏于人脉,宁谢纷华而甘澹泊,遗个清名在乾坤,这何尝不是一种恬淡的生活呢?
当然,如果有合适的机会,我也可以发挥自己的才能,做点有意义的事。上次,我跟学校提出过一套方案,以学校两三年之内便可成为名校。然而,方案竟石沉大海毫无音讯。现在的校长,没几人有点思想,几乎全是政治官僚。他们只希望平稳地当校长,不会为了文化的发展而去承担政治风险。他们骨子里有的,更多的是曹操的权谋和马基雅维利的政治厚黑学,而不是我要讲的文化和哲学。
友人说,我的价值还没有体现出来。这话也算对了一半。前有海棠富贵,后有镂金错采,这是一种双向变化。拯救与消遥之间,入世与避世之间,皆可进退自如。若不得志,我便自娱于街谈巷语樵歌牧咏。“站在沙漠上,看看飞沙走石,乐则大笑,悲而大哭,愤时大骂”。若能兼善一方,不用独揽朝纲兼听万事,我也当有摩顶放踵的热情,不畏筚路蓝缕的艰辛。
“得其时则驾,不得其时则蓬累而行。”这仅是“二选一”的选择。“清斯濯缨,浊斯濯足矣”。清浊都有功用,并无高低优劣之分。一切都看自己的心态,还是顺其自然的好。
《庄子》曾说,“终生役役而不见成功,苶然疲役而不知所向,讳穷不免,求通不得,无以树业,无以养亲,不亦悲乎!”这种情形,应是最可悲的生活。我可以没有建树,没有功业,但我至少要做到一点:守住自我。
评论这张
转发至微博
转发至微博
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