加油,初中教师!
2010-08-29 14:32:36| 分类:
教育
| 标签:
|举报
|字号大中小 订阅
一位教授说,真正考量教师教育水平的是初中,而不是高中。究其原因,初中生处于青春期,心理和生理上发生着巨大变化。这个时期的学生行为或情绪,叛逆,焦灼,早恋等等,都足以表明初中生需要更多的教育。逃学、旷课、吸烟、上网吧等一系列不良行为,多是从初中开始的。相比之下,高中生年龄稍长,成熟一点,也更理智一点,教师进行纯粹的知识教学即可,其它方面少有大忧。换言之,高中生更容易教一点,教师勿需要付出很多精力去关注学生,给学生做各种教育工作。
这位教授的观点,我基本同意。长期以来,初中教师比高中教师的收入较低,地位也较低。我想,这可能有两个事实:其一是高中教师的学历高一点,知识水平也高一点。以前,高中教师多是本科毕业,初中教师多是专科毕业,或中师毕业。不过,这种情况目前有所改变,许多本科生也开始初中了。其二是高中有高考,这是国家重点关注的考试。初中虽有中考,却只算是高考的阶段性考试,重要性却无法与高考相比。完中对高初中教师的课时津贴的发放会根据不同系数,假如高中教师每节课算一个点,初中教师每节课只有
0.8个点。如此下来,初中教师的收入就会偏低一点。同时,高考奖的发放比中考奖要多,也使初中教师的收入相对偏低。
这两个事实,其背后也有各种原因。教师的学历只是专业知识学历,不涉及教育专业化的水平。如果教师没有教育专业化,学校教育也就沦为普通的技能培训了。我批评过李阳,说他的疯狂英语不是教育。其实反过来讲,由于缺乏专业化发展,学校里教师搞的也只是技能培训。要真正做到教育,教师必须有教育专业化。
什么是教育专业化?比如说吧,一个学生的心理有创伤(由于父母离异等各种原因),表现出各种异常行为,让教师大为头痛。此时,教师不能简单粗暴地批评他,责怪他,而是应该要有一点学术背景,用心理学的知识来跟其交流,医治好他的心灵创伤。此时,教师的角色已不是教师,而更象是心理咨询师。教师这种工作,不是任何人都能随便搞的,这便是教师的专业化。
没有了教育专业化,教师只能扮演培训师的角色。在社会上,师傅培训徒弟,老贼培训新贼,到处都有培训师。这些培训不能代替学校教育,因为学校里搞的不是培训,而是教育。教育需要走进学生心灵,关注学生的精神世界。教育学本是一门人学,它要求教师要懂得什么是人。让人遗憾的是,目前学校里大搞分数教育,使学校已不再是学校,而是一个培训场所。
当老师沦为培训师后,便跟普通培训师一样了。教师没有在工作中体现教育工作的专业性,把自己降低为了一般的培训师,或是干手艺活的匠人。此时,教师没有尊严和地位便很自然了。可以说,教师毁了自己,毁了教育,更毁了学生。
高考打着“选拔人材”的旗号,却只是纯粹的知识考试。严格来讲,这种考试不能算是“选人”考试。高考制度下已经没有了人,人都成了被加工的产品,高考又有何人可选?高考选的,只是合格产品。
高考为何不能选人?高考制度的设计初衷,便是要把学生变成工具,使其失去自我,以供统治者利用、奴役和盘剥,这也是意识形态涉入教育的原因。这种制度下,学校不可能进行教育,而最多只是教学。教学培训的是工具,而教育培训的却是人。教学把人变成机器,而教育把人教得聪明。由于高考制度的设计初衷便不是育人,教师在其中的作用便可想而知了。教师的过错与失职,除了有自己的原因外,更多的是制度造成的。
综合起来看,目前教师都缺乏教育专业化的发展,这是中国教育普遍面临的问题。不过,跟高中教师相比,初中教师面对的学生问题更多,这就要求初中教师的专业化水平更高。初中教师的工作是辛苦的,事务是繁杂的,有时几乎是一种精神折磨(这里我主要针对班主任工作)。在此,在向初中教师表示敬意的同时,我也希望初中教师加速专业化的发展,使自己的工作更具有专业性,不要让别人认为谁都可以来做自己的工作。
评论这张
转发至微博
转发至微博
评论